多功能穿戴裝置

Osmile TMP100(環溫,血氧)(福利品)
Osmile TMP100(環溫,血氧)(福利品)
Osmile TMP100(環溫,血氧)(福利品)

* Osmile TMP100(環溫,血氧)(福利品)

商品編號:21C240002
售價 $ 2,699 TWD / NTD
特惠價 $ 1,999 TWD / NTD



Osmile TMP100 健康管理功能

  1. 連續心率監測 
  2. 動態心率監測 
  3. 壓力監測
  4. 氧氣監測(脈博血氧)
  5. 睡眠品質監測
  6. 環溫監測
  • 顏色
  • 黑色
  • 藍色
購買數量:




Osmile TMP100 銀髮族健康管理運動手環 

 

全球新冠肺炎蔓延個人自主健康管理還是要繼續保持,平時多多運動出門戴口罩噴酒精消毒時時注意自己是否有發燒症狀。Osmile TMP100 您在疫情下的健康好幫手!

Osmile TMP100 健康管理功能:

  1. 連續心率監測 
  2. 動態心率監測 
  3. 壓力監測
  4. 氧氣監測
  5. 睡眠品質監測
  6. 環溫監測

 

Osmile TMP100 並非醫療裝置,並非用於診斷疾病狀況。

測量結果僅供參考,請勿根據 Osmile TMP100 的測量結果調整藥物。

請按醫師的規定服藥,只有醫生才有資格診斷及治療疾病。

所有數據僅供參考不應做為醫療診斷之用途。

此產品並非醫療器材。

 

Osmile TMP100 運動追蹤:

  1. 碼錶
  2. 計步器
  3. 跑步器
  4. 卡洛里消耗計算
  5. 跑步距離計算
  6. GPS運動追蹤
  7. 登山
  8. 腳踏車

 

Osmile TMP100 貼心服務:

  1. 鬧鐘震動提醒
  2. 各式震動提醒
  3. 來電提醒
  4. 訊息提醒(Line, Facebook, Skype, Twitter, WeChat, QQ, WhatsApp, Kakao Talk, 簡訊 等等)
  5. 手機防丟
  6. 美麗自拍
  7. 抬手螢幕自動顯示

 

 

Osmile TMP100 硬體特色如下:

  1. 處理器: nRF52832
  2. 心率傳感器:HPS3300
  3. 環溫傳感器:CT1711MCR
  4. 無線傳輸:藍芽4.0 BLE
  5. 手機系統:安卓4.4含以上 ; 蘋果8.0含以上
  6. 0.96 " IPS
  7. 螢幕解析度 128 x 64 AMOLED
  8. 充電電壓:5 V
  9. 電池容量:90 mAH聚合物鋰電池
  10. 充電方式:USB 充電
  11. 手錶重量:23 g
  12. 工作溫度:-10 – 50
  13. 錶帶加錶框長度:26.6 * 2 * 0.7 cm
  14. 錶帶材料:矽膠
  15. 手錶顏色選購:黑、藍
  16. 錶帶顏色選購:黑、藍
  17. 語言支持:繁體中文、簡體中文、英文、日文、韓文、法文、德文、俄羅斯文、波蘭文、西班牙文
  18. 防水等級:IP67(生活防水、洗手、雨中跑步沒問題,不可帶下水游泳或洗熱水澡)
  19. 充電時間:1.5小時
  20. 使用時間:3-5天 (視使用情況)
  21. 待機時間:約10
  22. 保固12個月(非人為損壞)

 

 

Osmile TMP100 (貨到付款、轉帳或刷卡皆可下單後不含六日隔天到貨,7-11或全家超商取貨也可。

 

Osmile TMP100 為您的健康把關!

Osmile GPS個人衛星定位器智能手環;  智慧手環;  運動手環;  藍芽手環專業製造廠商。

 

衛福部醫學常識分享: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介紹

前言
201912月起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,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,中國官方於20201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。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中國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,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。世界衛生組織(World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於2020130日公布此為一公共衛生緊急事件(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, PHEIC),2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-19Coronavirus Disease-2019),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-CoV-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)。為監測與防治此新興傳染病,我國於2020115日起公告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」(COVID-19)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,並於2020121日確診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,另於128日確診第1例本土個案,為境外移入造成之家庭群聚感染。

致病原
新型冠狀病毒SARS-CoV-2屬冠狀病毒科(Coronavirinae)之beta亞科(betacoronavirus),其病毒特性仍在研究中。冠狀病毒科(Coronavirinae, CoV)是造成人類與動物疾病的重要病原體,為一群有外套膜之單股正鏈RNA病毒,外表為圓形,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,可再細分為alpha亞科、beta亞科、gamma亞科與delta亞科。冠狀病毒會引起人類和脊椎動物的疾病,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疾病。已知會感染人類的七種冠狀病毒,包括alpha亞科的HCoV-229E病毒與HCoV-NL63病毒,以及beta亞科的HCoV-HKU1病毒、HCoV-OC43病毒、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(SARS-CoV)、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ERS-CoV)和最新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-CoV-2。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,包括鼻塞、流鼻水、咳嗽、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,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(SARS-CoV)、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ERS-CoV)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-CoV-2感染後比一般人類冠狀病毒症狀嚴重,部分個案可能出現嚴重的肺炎與呼吸衰竭等。

已知宿主
冠狀病毒科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(最大宗)、豬、牛、火雞、貓、狗、雪貂等。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。引起COVID-19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-CoV-2是否有動物宿主,仍待研究與證實。

傳播途徑
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-CoV-2的完整傳播途徑,尚未完全瞭解。當201912月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,案例多數曾至有賣野味的華南海鮮市場活動,此市場的環境檢體雖檢出SARS-CoV-2,但感染源與傳播途徑仍無法釐清。除此,從確診個案之流病調查與實驗室檢測得知,藉由近距離飛沫、直接或間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口鼻分泌物、或無呼吸道防護下長時間與確診病人處於2公尺內之密閉空間裡,將增加人傳人之感染風險。另,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,可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,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。人類COVID-19病例,亦可能自糞便檢出SARS-CoV-2核酸陽性,但是否具傳染性,仍待研究證實。。

潛伏期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告,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-CoV-2至發病之潛伏期為114天(多數為56天)。

可傳染期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訊,確診病人發病前2天即可能具傳染力。另,確診病人發病後呼吸道病毒持續排出(viral shedding)期間仍無法正確得知,唯依國內經驗與國際文獻得知,確診病人上呼吸道檢體可持續檢測SARS-CoV-2核酸陽性平均達兩週以上,且下呼吸道檢體檢出病毒的時間可能更久。

臨床表現與嚴重程度
目前已知罹患COVID-19確診個案之臨床表現包含發燒、乾咳、倦怠,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。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、頭痛、喉嚨痛、腹瀉等,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喪失(或異常)等。依據目前流病資訊,患者多數能康復,少數患者嚴重時將進展至嚴重肺炎、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、休克等,也會死亡。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,如糖尿病、慢性肝病、腎功能不全、心血管疾病等。報告指出,約有14%出現嚴重症狀需住院與氧氣治療,5%需加護病房治療。COVID-19患者以成人為主,少數兒童個案多為其他確診成人患者之接觸者或家庭群聚相關,兒童個案大多症狀輕微,但也有零星死亡個案,唯死亡原因與SARS-CoV-2相關性仍調查中。

診斷與治療
冠狀病毒不容易以組織培養方式分離出來。
分子生物學核酸(real-time reverse-transcription 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-PCR)為檢測為SARS-CoV-2急性感染期之檢驗首選,且可藉由定序研究其流行病學與病毒演化。血清學檢測(serological test)目前正在發展中,可能適用於確診病人感染後恢復期之檢測。
目前所有的冠狀病毒並無特定推薦的治療方式,多為採用支持性療法。SARS流行期間曾有許多抗病毒藥物被使用來治療病患,但其效果均未被確認。最新治療建議,請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之「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」。

預防方式
目前未有疫苗可用來預防此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感染,應避免直接接觸到疑似COVID-19個案帶有病毒之分泌物與預防其飛沫傳染。
民眾相關預防措施包含:

  1. 關注並配合中央疫情中心最新公告防疫政策;
  2. 維持手部衛生習慣(尤其飯前與如廁後)、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;
  3.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、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,並維持社交距離(室外1公尺,室內1.5公尺)或佩戴口罩;
  4. 搭乘交通工具遵守佩戴口罩與相關防疫措施;
  5. 減少探病與非緊急醫療需求而前往醫院;
  6. 居家檢疫、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,請遵守相關規範;
  7. 身體不適時請停止上班上課,先留在家中觀察、休息,需要時請主動聯繫衛生單位就醫時請說明旅遊史、接觸史、職業以及周遭家人同事等是否有群聚需求

上一則   |   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



會員登入
帳號
密碼

忘記密碼? 註冊